有句成語這麼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家庭中要防備蚊子,不得不先了解蚊子在中裡面的活動狀態與習慣:
一般所稱的蚊子、通常是指家蚊屬及斑蚊屬等,而蚊子主要是透過觸角上特殊的感應器官來尋找動物呼吸後產生的二氧化碳、汗水及體熱等,作為主要的方向指引。因為要產卵、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及熱量來源,因此蚊子只有雌蚊才會吸血;而雄蚊為了尋找雌蚊和她交配,因此觸角演化的像是二串大羽毛,才能在對蚊子來說、相當大的空間中尋找到另一半。
一般來說,蚊子體長約10~15mm,因此紗窗是很好的阻隔物、可以防止蚊子入侵;但小黑蚊(台灣鋏蠓)因為體長僅1.4mm左右,可輕易穿越一般16目(一寸/33.3mm有16格)的紗窗、有時更能穿越20目的防蚊紗窗,因此抵禦效果較有限。
蚊子依不同種類,出沒時間也略有差異:小黑蚊和班蚊喜歡在晨昏活動,中午時會躲起來;家蚊則喜歡在夜間活動。但不管哪種蚊子,都沒有明顯的趨光性:所以捕蚊燈會抓到真的只是他不好命飛過去而已。

針對蚊子的習性落落長說了一堆、看完相信心裡會稍微有底了一點,接下來聊聊市面上幾樣常見的防蚊產品:
傳統蚊香/液體電蚊香:
主要是透過加熱釋放藥劑,當環境中藥劑濃度達一定程度後會讓蚊子暈眩墜落、甚至死亡。因此使用時最好緊閉門窗來讓環境濃度提升、比較快的達成效果。因為需要達到特定藥效濃度,所以在戶外空間使用效果有限。
※除蟲菊精是常用且安全的環境用藥,常見成分的如Metofluthrin(美特寧)、
Cyphenothrin(賽酚寧) 及Prallethrin(普亞列寧)等。只要是合格登記的藥物,以正常指示的使用方式使用都不會有人體危害的問題。
※合法的國產環境用藥受環保署管理,在包裝上都會標示”環署衛製字xxxx號”,或是進口者會標示 “環署衛輸字xxxx號”,進口環境用藥要拿到登記證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指出,正常使用下無直接證據顯示此類藥劑會導致癌症發生。
電蚊拍:
電蚊拍是透過電路設計,將電池的低電壓(3~9伏特)升壓到900~1000伏特,透過蚊子、蒼蠅等靠近時誘發短路造成電擊死亡,是一種直接又有效的防治方式,而且電蚊拍的面積會比手掌大的多…所以命中率當然也比徒手高。要說缺點,是揮久了手會酸、電擊到蚊子或蒼蠅會發出巨大的聲響,以及不小心手滑時很危險等。
蚊帳/紗窗
也是傳統且有效的防蚊方式之一,透過網目小於蚊子的蚊帳罩於床鋪或帳棚;或是以紗窗及紗門阻隔窗戶的室內外空間,來達成拒絕蚊子入侵的目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床鋪罩蚊帳會造成通風不良而悶熱;而紗窗若在小黑蚊繁盛地區效果有限,除非換裝目數更密集的紗網。但紗網過密會造成通風不良,室內外空氣循環變差。
防蚊網片/防蚊貼片/防蚊手環
此類產品是透過預先將藥劑浸製在特定媒體上,如布或具孔隙的特殊塑膠等。使用時因為藥劑會自然蒸散在空氣中、來達成驅離蚊子的效果。藥效試驗通是常在一立方公尺的密閉空間中打開產品,一定時間後再放入蚊子以觀察其反應。而一般實際使用環境會較實驗室大得多…因此效果有時較為有限。
捕蚊燈/驅蚊燈
捕蚊燈是透過藍光燈管來吸引趨光性的昆蟲靠近並加以電擊造成死亡;而驅蚊燈、據業者說明所稱,是透過特定波長的燈光來驅趕蚊蟲;或是造成蚊蟲因波長造成失明來達成感擾的目的。但如前述~蚊子的行動主要靠嗅覺,因此效果善待實證。

防蚊液
防蚊液其實是一個很精彩的項目,可以依成分區分含藥的DEET(敵避)和Picaridin(派卡瑞丁),以及不須登記的精油類產品;又或是以使用範圍區分,噴灑或塗抹於人體皮膚的為衛生署管理(管理字號”衛署藥製字xxxx號”或”衛署藥輸字xxxx號”);此外的則屬環保署管理,例如噴塗於衣物上或手推車等處的產品。精油類產品目前為非管制產品,所以…不需做藥效力測試,效力由廠商自由心證,或依廠商所設定的測試方法測試後,以此數據宣傳。
目前國內唯二可拿到許可的藥劑型防蚊液及天然防蚊液比較:
有效成分 | 敵避 (DEET,diethyltoluamide) | 派卡瑞丁 (Picaridin) | 天然精油 |
有效時間 | 25%時約5小時 | 25%時效力大於6小時 | 10%約30分鐘 |
特色及作用方式 | 透過體溫蒸散藥劑,在體表形成氣味層以干擾蚊子嗅覺。 | 透過蒸散在空氣中的氣味層干擾蚊子嗅覺 | 透過蒸散在空氣中的氣味層干擾蚊子嗅覺 |
副作用 | 對皮膚刺激性較高、濃度大於25%以上時可能會造成深色衣服留下褪色斑點。 | 無明顯副作用 | 無明顯副作用 |
建議使用年齡 | 至少六個月以上,並依濃度增加 | 至少六個月以上,並依濃度增加 | 至少六個月以上,並依濃度增加 |
產品售價 | 低 | 高 | 低 |
對了,敵避是需要體溫才能發揮作用….那環保署核准的那幾支產品、標示非供人體使用的,是要靠什麼機制讓藥校發會作用呢?

Picaridin )、據稱防蚊有效時間達八小時
備註:測試方法
為了讓產品測試有一個公平的基準,在業界或政府機關所要求的測試項目中,都會制定測試方法,例如著名的”公尺原器“,雖幾經修正、但總脫離不了明訂何種物質於何種溫度下,以何種方式測量的結果。因此,在看產品效力時,除了須看效力資料,更重要的是要看測試方法。尤其在媒體購物圈,更愛以自訂的測試方法要求檢驗單位執行測試,並以此報告宣稱通過檢驗,來獲取消費者的信任。
延伸閱讀:
2015-醫學博士:被汙名化的「敵避」,才是最有效的防蚊液 -蕭孟芳
2017-政府核可有效防蚊液成份商品完整列表!掌握DEET、Picaridin安全防蚊3關鍵 -美的好朋友
2018-防蚊新選擇:Picaridin -微笑藥師網